滁河湾里稻花香——邵名文与他“小时候的味道”滁河湾里稻花香

3月 25, 2024

连绵逶迤的滁河缓缓流淌,在位于浦口区永宁街道的苏皖交界处,拐了一道弯后分道扬镳,分别流进安徽的来河和清流河。河湾里有一个叫张堡的村子,村里有位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名叫邵名文。因为儿时的一碗米香,他苦苦寻觅了30多个春秋,于是,滁河波涛轻吟,娓娓讲述着他曲折而又艰辛的追梦故事……

上世纪60年代,距邵名文家不远的河边有一个渡口,不足100米宽的河道,吃饱肚子的汉子,一船篙就能把渡船撑到河对岸。因此,“张堡(胀饱)摆渡——死撑”的民间歇后语,在当地一直流传至今。在那个全村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年代,邵名文的家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记得一个秋天,母亲用讨来的一碗米,给年幼的邵名文做了一顿饭,尽管狼吞虎咽,但他还是品出了那碗米饭的甘甜和一缕清香,这也成了他儿时永远的味道记忆。1990年,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进城打工谋生,26岁的邵名文却瞒着父母,东挪西借,凑齐了3000元钱,咬牙承包了村里50亩耕地。他把承包的责任田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呵护,整天披星戴月,晨霜雨露。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秋雨连下了11天,让他即将收获的稻田全部淹没在水中,他抢收无门,欲哭无泪,借来的3000元钱打了水漂,血本无归。那段日子,银行信贷员和债主天天上门催债,父亲杵着木棒要教训这个“败家子”。就在那一年,他新婚不久的妻子,不愿跟他欠债受穷,流着泪悄悄地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当地政府实施土地精准治理和水利标准化建设,彻底改变了全村“十年九涝”的窘境。对此,邵名文坚定了种田的决心,并从50亩承包田拓展到了500亩。也在这年,邵名文的承包田丰产丰收了,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是这一年,一位漂亮的广西姑娘嫁给了他,愿意跟他种一辈子的地。

然而,邵名文并没有满足。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梦——种出滁河湾最好吃的大米。2009年,邵名文又一次做出让全家人目瞪口呆的壮举,承包村里近3000亩抛荒地,投入300多万元购置巡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他一头扎进农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认真钻研水稻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创新叠层暗化硬地育秧法,他的水稻产量从每亩800斤提高到了1400斤。产量上去了,稻米的品质和口感也有了,但邵名文总觉得少了点儿时那碗米饭的清香,那种米香他也说不清像兰花还是茉莉花,尝试多个品种后,他开始怀疑当时是否由于饥饿而造成的味觉偏差,直到他遇见了一个人,一个让他改变命运和圆梦的人。

2016年的春天,一位60开外的人,一连几天都在邵名文的育秧基地转悠,仔细观察他的秧苗。询问得知,那人竟是有名的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王才林。那段时间,王才林经常光顾邵名文的家庭农场,手把手给他指导,并根据滁河湾的水质、生态土壤,推荐邵名文试种刚研发不久的新水稻品种“南粳46”。这样的新品种一年只生产一季,成熟期竟然比他平时种植的常规稻延长了1个多月。经历了140多天的暑往寒来、风霜雨雪的浸染,邵名文有了太多的期许。当第一块试种的新品种成熟收割后,他迫不及待加工出几百斤新米,煮上了一大锅米饭。氤氲的蒸汽裹夹着淡淡的米香,在村庄里飘荡,乡邻们闻香而来。这正是邵名文等待了30多年的味道。看着籽粒饱满、洁白如玉、满屋飘香的那锅米饭,他感慨万千,亲手把第一碗米饭恭敬地端给了80多岁的母亲。随后,他注册了“名文”大米品牌商

标,包装上印有“小时候的味道”字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他的“名文”大米一举荣获第四届“华西村杯”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会特等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寻找最好吃的“南粳46”稻米活动金奖。近年来,他种植的水稻根本不愁卖,还未收割便被高价订购一空。前不久,再次见到邵名文时,他正带领返乡种田的乡亲,操练农用无人机和自动插秧机。

春天来了,布谷鸟又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