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谷文化有什么内涵?其实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12月 29, 2023

在中国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以稻(或麻)、黍shǔ、稷(jì)、麦、菽(shū)五种农作物,称为“五谷”,这里的稻即水稻,去壳后就是人们吃的大米;麦即为小麦,能磨成面粉;稷为豆类的总称,比如黄豆、绿豆、红小豆等。

据历史记载,黍没去壳是糜子,去壳后就是黏黄米,磨成面成黄米面,可做黄米饭、黄米粽子,粘豆包,油炸糕等主食或小吃。而稷大多数学者认为属于北方的粟(北方谷子)、高粱等,不管怎么分,黍和稷都是带壳的谷类。

带壳谷类加工成黄米、小米、高粱,不带壳的小麦荞麦能加工成荞面、白面,玉米等也属于不带壳的。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五谷也不局限于古代的几样,成为粮食作物的总称。

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出现的是稻米、小麦、大豆、小米、黑米、燕麦、薏仁米、苞米面等,高粱米、黄米、荞麦吃的不太多。我们一般把大米、白面称为细粮,总吃细粮营养不均衡,所以人们就想多吃点粗粮,即五谷杂粮都吃点,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今天谈谈人们对五谷中的谷类粮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古人百姓的一日三餐,主要以谷类为主。虽然也有稻田,但种植面积有限,皇宫、官宦之家才能经常食用。人们发现小米比黄米养人,不伤胃,就以小米为主食。栗还是古代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朝廷鼓励农夫开荒多种谷子,因为它很耐旱,由于带谷壳,比其它粮食好储存,也是朝廷上下不可或缺的主食。栗文化深深影响着历代人们的思想和人文情怀。

唐代李绅写的《古风二首》诗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有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古时人们就非常珍惜粮食,民以食为天的情怀。可见当时对栗的种植已成农业主流,开春播种一小粒种子,到秋天就能收获万粒粮食,粮库充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有底气抵抗外来侵犯。

要是田地不足,农夫不能自给自足,生活就没有了保障。耕种农作物农夫是非常辛苦的,夏天顶着烈日耕耘,汗水滴在泥土里。我们餐桌上的粒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诗中提醒人们,要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珍惜每一颗米粒,过去有一句话,浪费粮食,就是极大的犯罪。

中国的五谷文化,为何是传统文化的根基?

中国的五谷文化,是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作物,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兴盛的基石。不论是《周礼》中记载的故事,还是汉代《氾胜之书》里“穗选法”的发明,再或者是《齐民要术》的谷物文化讲解说明,无不是谷物文化的发源之地。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而五谷文化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应该得到广泛地发扬和传承。

《皇帝内经》告诉我们“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因此多吃五谷杂粮,不但能填饱肚子,还能调理我们的五脏六腑,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所以想吃五谷杂粮,先从吃小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