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科技》栏目前言——粮食科技之旅

11月 9, 2023

粮食科技题目很大,“南京粮食网”开设了《粮食科技》专门栏目,因未见粮食科技史论、史述、史评等系统性文章,而国家粮食科技主管部门每年五月都要举行一次自上而下的“粮食科技周”,活动内容广泛,从“田头走到餐桌”,涵盖了农村农业的种植、养殖,和粮食与物资储备的粮食收购、交易、仓储等科技应用和创新。这里的科技,即科学技术,是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这技术是科学的,是可以普及推广应用的,是可以提高提升粮食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在端牢手中饭碗的同时,要把碗中的饭煮得更好吃,更营养,更健康。吃好饭问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所以说,这个课题很大。人类在50年前就解决了上天到月球的问题。航天问题,不到100年就解决了。但人类种植粮食已有万年,至今仍未解决吃饱、吃好的问题,仍有数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这显然是粮食生产的问题,也与粮食科技未普及或未运用粮食科技有关。

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粮食科技。“刀耕火种”就是粮食科技的开始,至少有一万年,这也是人类文明的肇始,至今,仍有地方用刀具人力种植粮食的。一碗南粳米饭,装进了江南水乡种稻吃饭一万年粮食科的技宏远诗篇。

“从田头到餐桌”是大食物观念,食物在自然界生长、种植、养殖到食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否称作科学;人类从“刀耕火种”到土地、气候选择,再到各类机械的运用,直至今天的智能化、数字化的运用,可否称作技术。若将粮的五谷生产加工称作粮食科技,就少了食,食有两层意思,一是可食之物,为食物;二是食食,即吃。由此,可推广到食物科技,而现实亦如此。

“从田头到餐桌”,可分三个过程,一是“田头”生产过程;“到”是调运储存加工市场交易过程;“餐桌”即是食的过程,一颗从田里生产的稻子,从江南大运河运到北京,存放在粮仓里,根据市场需求碾成米,煮熟后盛到碗里;或一粒稻、麦、玉米、黄豆;或一头猪、一头牛、一头羊;或一只苹果、桔子、香蕉等食物,周游世界,进进出出于两百多个国家地区,最后都到了餐桌,分配到全球近八十亿人的餐桌上,一天三顿是不能少,少了就出问题了,不科学了。

可以说中国因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最先熟练普遍运用粮食科技综合能力最大最强的国家,在这里没有第二。粮食是人的生命动力,所以,三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人口和粮食生产的大国,人均和国家GDP一直在世界遥遥领先,其中粮食科技的发展,就是粮食生产的保障。

我们能见到的粮食科技最旺盛期和大普及期是从1949到1979的这30年间,尤其所有农村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编制后,那是一场体制内的农业技术革命。根治淮河、凿建红旗渠、修筑千岛湖、密云水库、金牛湖水库等大大小小近十万座,将旱田改成水田,根治旱灾虫灾,还有丘陵低山的梯田建设、北大荒开垦、农场建设、袁隆平水稻杂交技术三熟制推扩,使水稻高产创造了历史最高。科学布局下的农村开始了有史从未见过的种植技术普遍和提高,这也与两次全国较大的知识青年下乡和文化教育普及有关。科学种田,以生产小队为结算单位,一个生产小队如同一个连队,数十户人家数百人,谁能干就当小队长,小队长布局数百亩地的种植养殖,带头出工,在技术上他是内行,还要听各类种植养殖能手的建议,也要听生产大队的安排意义,生产大队和小队一样,有队长会议,大队有支部书记,这种为了粮食而精细每一个人的建制存在,决定了粮食科技的划时代提高。田还是这块田,原来只能供应一个人,现在能供应两个人了,中国人口在这30年增加了一倍,粮食生产也翻了一番以上。

具体到地方,如从南京东至南通海门,北至淮河,西至大运河津浦线,通常称谓为苏北平原,这里的田地,在生产队里一年可以连番作业,各种作物可以较换种植,如玉米麦子水稻三种主粮作物,仅稻又分出旱、水、早、晚、三熟制等,为了保持田地肥沃,还会夹种间种黄豆、油菜、荞麦。在南通地区,还会种棉花、黄麻、薄荷、桑蚕、红花,及各类瓜果,即使在房屋前后一点零星田地,也会种上蔬菜花草。在那30年中,是个原生态的大生产运动,各家各户的粪便、猪粪、羊灰都是肥料,生产队定期收购,冬天还有积肥运动开展,如挖河泥、沟泥,无化肥、无农药,既循环前行,又不断革新。乡一级设粮站,有粮仓码头,夏秋两季负责粮食收购调运储存。“藏粮于民”是个科学政策。生产队作为结算单位,一年四季生产的食物,都会及时分配到各户,所以,农民没有各种粮油证券,农村各家各户都会妥善科学储存各类食物,精打细算食用。在江南和江海地区,一间住房中不起眼的一张柜床里,能存主粮3000斤,柜床长2米宽1.5米高1.2米,内置三仓,可全放稻子,也可分仓放稻、麦或其它主粮。柜床用杉木板制成,常态下铺上被褥席子当床,要吃米饭了,从柜中取30斤稻到乡镇上去碾,所以有人常说,现在的米怎么没的小时候吃的香了,在这里可以找出答案,因为你现在吃的米不是刚从稻壳里碾出来的米,米是最容易氧化的,如同苹果削了皮,你会看着被氧化变色。为了防止米的被氧化和生霉,现在碾的米上是否加了一层可以食用的防氧化水?这得由粮食科技专家回答这样的问题。再看那既是床又是柜的家用小粮仓,杉板上是用油漆的,保持防湿又可散温的特色,而将柜一般置于屋西北,不受夏天热浪,数层恒温,所以,在这里藏稻谷,一年内仍有稻米的香味。这是那个地方家家户户藏粮用粮的传统方式,是属于已消失而又实用的粮食技术一部分。

现在许多地方都因地制宜建粮食文化博物馆、农业农村史馆,所展出的内容形式,其实就是一部部粮食生产科技史,从刀耕火种到水渠、水车,从地变成田,从粮库粮站到粮道、运河、码头;从田头精耕细作育种育秧到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一天中的三餐,都离不开粮食科技使然。粮食科技,人生活的基本科技,粮食科技的发展史,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史。

南粮集团“智慧粮库”

粮食科技,“从田头到餐桌”。现在南京人有千万,每天有百万人忙着一日三餐。南京人爱吃米饭,连早餐也想吃酱油炒饭。扬州炒饭在唐以前就名扬天下,唐以前的南京就是扬州,扬州府一直设在南京。1927年民国政府再回南京,当了总裁的蒋中正,不吃面包土豆条,就喜爱南京炒饭,自己炒,他每天早晨吃蛋炒饭。早餐吃饭,是军人传统,当兵的人,也称吃干饭的人。蒋式蛋炒饭,是很难炒的一种饭,很讲究的炒饭。也可泛称为粮食加工科技。

南京有产好米的田地山水,湖有石白湖、固城湖、金牛湖,有长江、秦淮河、滁河,江湖河的谷地圩田,得山水气候之风雨和日月四季变化,稻麦可一熟、二熟,黄豆、油菜可三熟。

南京米的优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陈永康的“籼改粳”开始,有“老来者”、“铁粳青”等粮食品牌,其间又有江苏农科院的“世界稻”——“农垦58”很有名,直到今天王才林在石臼湖育种的南粳米,其口感好吃已超过日本的皇妃米。所以说,南京应该有一碗或几碗大家都爱吃的炒米饭,这由南京的山河湖泊气候环境所酿造所养成,“吃饭没”,“吃了炒米饭”,这是南京之晨中邻里见面时的关切和问候语。炒好一碗饭,讲究食料多少的配方和火候,这是煮饭技术,各有绝招。

粮食科技,从田间头到餐桌,是人生活的根本科技,是吃的营养,吃的健康的生命科技。一碗饭里,装进了人类种植粮食万年的历史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