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0月 19, 2023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尽管当今社会人们对粮食之外的消费需求日趋增加,但粮食的不可替代性却无法改变,粮食安全仍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南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粮食消费需求量大,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面保障粮食安全,是城市治理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有人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虽然土地不能流动,但粮食可以流通,国际粮价也低于国内粮价,“粮食安全”完全可以通过向国外购买来实现。这实际上是选择性地规避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自产与进口两种资源的主次关系,简单而不顾长远地将粮食安全推给了“市场”,给粮食安全留下极大隐患。
衣食足、仓廪实,方能天下安。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活动,无不把粮食安全作为生存之道、立国之本。中国古人云: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未来一段时间内,南京的城市化进程仍将持续,面临的人口增加、土地减少、产不足需等矛盾还将日益突出。必须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妥善处理好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提高综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挖掘本市生产潜力和有效利用国内市场资源的关系,构建高效、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牢牢把南京人的饭碗端稳端好。


二、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提供了人类88%的食物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95%以上的肉、蛋、奶由耕地提供的产品转化而来。同时,耕地还直接或间接为农民提供了40~60%的经济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所以,保护耕地就是保住饭碗,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守住口粮底线。
目前,南京全年粮食需求量在280 万吨左右,而粮食播种面积仅为240 万亩左右(其中夏粮小麦80 万亩、秋粮稻谷160 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110 万吨左右,自给率已不足40%。据估计,南京人口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粮食消费数量、质量需求势必持续增长。所以,我们不但要守住耕地数量红线,还要守住耕地质量底线。要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和“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耕地的基础地力,提升土地的产出能力。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保障一个城市粮食安全的核心是粮食供给是否稳定。对作为粮食主销区的我市而言,单纯的“藏粮于仓”策略会带来巨大的仓容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财政负担;而促进市外粮食生产合作,构建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新格局不失为一种选择。这种“藏粮于地”的战略相当于扩大了我市的耕地面积,使我市部分耕地得以实现必要的轮作休耕,从而实现更为积极、更加稳定的供需平衡。所以,在确保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储备任务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建立市外粮食生产基地,也应该成为我市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将科技进步作为
粮食产业现代化的出路耕地有限,技术进步无限。以色列的水和耕地资源极其短缺,却是世界上粮食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占比仅为2.2%的农业人口不仅养活了720 万国民,还是欧洲主要的冬季蔬菜进口基地。美国粮食产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靠的是其发达的全球粮食运销系统———控制着世界80%粮食交易量的四大粮商有三家来自美国。我国粮食生产也受益于农业科技的应用,种子革命、化肥使用、农药技术、栽培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造就了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贡献逐年提高,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比十年前提高十多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靠规模保产量的做法并没有彻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藏粮于技”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坚持科技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南京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拥有居于全国前列的农业科技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及相关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南京的独特优势,推动我市粮油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加速科技转化,努力挖掘和形成新的粮食经济增长点。一方面,要重点加强良种、良法、良田等新技术研发,提高粮食单产能力和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另一方面,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 粮食”,全面推进南京智能粮库和智慧粮食流通管理平台建设,借助科技力量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探索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时值“世界粮食日”在南京举办之际,我们更要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全力以赴抓好全市粮食工作,构建高效、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让南京这座曾经的“江南粮仓”再展雄姿。

摘自《南京粮食大观》,作者:黄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