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学管理手段,压实库存监测责任

11月 12, 2024

彭 涛

根据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按新农集团《关于在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主题工作安排,2024年6月8月,我随公司领导分别前往六合区、栖霞区以及泰兴市黄桥镇就南京市市级储备粮油管理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分别听取了南粮集团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海福食品有限公司、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公司及泰州市苏中制粉厂等储备企业的储备工作介绍,走访了南粮灵山库、丰远米业、稻盛和丰米厂、下关粮油市场等储备场所,并就如何完善我市储备粮业务管理工作与有关部门、企业的负责同志、一线部门员工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市级储备粮油储存状况及业务管理情况,同时就储备粮管理手段、库存监测方法、统计业务工作等开展交流和探讨。

一、全市地方储备粮油基本情况

(一)地方储备粮品种不断优化

自建立储备制度以来,全市的地方原粮储备规模已由2021年以前33.5万吨扩大到40.2万吨,成品粮由2021年以前3.5万吨扩充到4.5万吨。储备粮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加优质稻储备,减少普通稻储备,市区两级稻麦比由原先2:1调整为3:2,优先保证储粮安全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粮企经营性需求。成品粮油储备方面,由于南京市为粮食主销区,粮油加工企业小而少,故经市政府批准调整了4500大米及4000吨面粉为省内市外储备,市内静态储备大米由原先4200吨调整至9200吨,食用油储备由原6600吨散装加400吨小包装调整为5500吨散装加1500吨小包装,且均为静态储备,以满足粮食应急供应的需要,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粮食储备布局总体趋于科学合理,基本上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程度、流动数量及粮食供求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相适应。为了管好本级储备粮,市粮储局近年来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度。通过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监督考核制度,落实地方储备粮得到了有效保障,市、区二级储备规模落实到位。

(二)地方储备粮管理日趋规范

一方面,地方储备粮管理有较好的制度支撑。2021年以后,市粮储局相继出台了《南京市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南京市市级成品粮油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地方政府储备粮油市级财政补贴标准及成品油脂储备结构的通知》为粮食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制基础,规范了地方储备粮的管理与运作。目前,我市的地方储备粮实行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粮权分属市、区二级人民政府。两级储备粮规模分别由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自行下达,可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增加本级储备粮规模。市级储备粮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南京市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市储备粮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管理机构、经费和责任“三落实”,实现市级储备粮库存管理工作全面监管,不留死角。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粮储局、国家财政部、中国农发行四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增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国粮粮〔2020〕191号“第三条第三款: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含成品)合计比列原则上不得低于总量计划的70%。第十三款:除紧急动用外,承储企业任何时点成品粮油实物库存不得低于承储计划的90%。”地方储备粮建立了有效轮换机制。轮换动用根据粮权由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自行决定,轮换的方式主要有网上竞价交易和轮换动态管理,盈亏由承储企业承担; 对成品粮、食用油采取动态加静态相结合的轮换管理方式,在市粮储局核定的承储规模内,在品种不变、储存地点不变、库存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承储企业按相关规定自主开展轮换,轮换盈亏由承储企业承担。

(三)地方储备粮补贴大幅增长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局部地区冲突等影响,地方政府原粮储备承储企业面临的轮换价差风险以及成品粮油承储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为更好地保障全市粮食储备安全,增强储备粮承储企业的可持续保障能力,经市政府同意,市粮储局联合市财政局对南京市地方政府储备粮油市级财政补贴标准和成品油脂储备结构进行了调整:

1.原粮储备轮换补贴:小麦:由40元/吨调整为75元/吨; 籼稻: 由60元/吨调整为115元/吨;粳稻:由80元/吨调整为155元/吨。原粮保管费由100元/吨调整为110元/吨。

2.成品粮储备补贴:动态储备年补贴标准:由300元/吨调整为510元/吨; 静态储备年补贴标准: 由850元/吨调整为1060元/吨。

3. 成品油脂储备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对大中城市小包装油储备计划规模新要求,为增强应急保供能力,将南京铁心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6600吨散储油计划,调整为5500吨散储油和1100吨小包装油计划,全市小包装油规模达1500吨,全部为静态储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支撑不足

目前,根据“两分离四分开”要求,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基本完成,绝大多数市级粮食储备企业从原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剥离开。现阶段,粮库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年龄老化,在30-40年龄段上出现了结构断层,和全国同行业水平相比,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比偏低,尤其是质检类、仓储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型人才人员短缺,需求旺盛。根据人社部《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粮油)仓储管理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已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故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未下发(粮油)仓储管理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鉴定计划,有职业资质的粮食行业从业人员一员难求。且由于大多数粮食仓储企业均远离市县中心,一般均设在郊区郊外,交通生活不便利,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特别是基层仓储企业,经常遭遇到招不到新人或是招到却留不住人才的困境。

(二)政策学习不够

近年来,因新冠疫情、粮食主管行政部门会务经费削减等原因每年一次的储备粮业务、政策培训会频次锐减,储备企业新岗位新员工对现行粮食行业政策法规学习不积极、不深入,导致日常业务工作出现档案管理缺位,台账管理不规范、库存粮油相关账目更新不及时、账账不符等问题,同时反映出相关业务人员工作不够细心、责任心不强、业务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三)管理手段老旧

市储备粮管理公司自成立至今,传统的查粮手段、粮食业务相关账簿沿袭至今,靠纸笔记录、肉眼观察的老旧查粮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储备粮管理的实际需要,无法达到实时监控库存、监测市场的最终目标。不断创新储备粮管理方式方法,是提高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必需。

三、采取措施

(一)加强培训,人才兴粮

一方面,企业采取扁平化管理,公司要求非业务部门员工积极报名参与省粮食学会组织的本年度粮油保管员和质检员培训考试,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打造强劲、专业、年轻化的队伍。另一方面,公司对于储备企业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计划组织全市储备企业开展南京市成品粮油储备业务培训会议,就市级成品粮油储备相关政策法规、日常储备管理要求、库存数据记录与报送共三大块内容开展培训,以《国家粮食流通条例》、《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南京市成品粮油储备管理办法》等现行粮食政策法规结合上一年度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说责,聚焦当前市级粮油储备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和人员素质提升不到位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读。

(二)研发系统,科技管粮

创新储备粮管理方式方法,要注重现代化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是提升粮食储备管理的必经之路。要建立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着力解决建设不平衡、数据源头采集比例偏低、数据质量不高、信息系统建而不用等问题,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健全信息监控网络,提高信息收集处理技术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日常管理范围全覆盖、链条全过程、效果穿透式。要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综合运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手段,让储备粮管理抓在日常、管在经常。

根据省市“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粮食工作信息化的相关要求,力求市级储备粮油日常管理业务能完成传统化到信息化的转变,取得信息化工作阶段性的成就,使公司主营业务在创新领域迈上新台阶,公司于2020年开始筹备开发南京市储备粮油信息化管理系统。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在储备粮日常巡检、空仓验收、预验收、轮换管理以及库存统计工作中正式上线使用该系统,并以线上、线下二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召开全市储备企业系统培训与推广会议,同时申请了系统著作权。2024年下半年度,公司根据调研的全市储备粮油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期使用情况,搜集各企业系统使用意见和建议,完成了系统三期研发前期调研准备工作。三期系统目前已开始升级工作,是在二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轮换分析、电子台账、价格监测、货位管理等功能,真正实现市级储备粮油业务由软件系统信息化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工作透明高效,全程留痕留档,数据真实可靠,切实提升公司业务管理水平,取得工作实效。

(三)开展监测,保供稳市

粮油等重要商品价格是民生商品价格体系的基石,价格稳、民心稳,社会才能稳。为确保全市储备粮油库存真实,实物充裕,公司不断健全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增强监测预警的前瞻性、时效性、针对性,及早发现并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一方面派专员在农贸市场、重点超市设立监测点,每周对米、面、油等商品价格进行两次监测,并建立监测工作台账,实行周记月报,确保市场销售口粮油价格平稳,经营正常。另一方面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新港、众彩两大粮油销售市场检查,督促市级储备粮承储企业落实值班制度、加大巡查力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加大市场巡查频率,坚持每天深入了解市场供求变化,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报告,同时在特殊时段采取日监测日报制度,协助市局督导粮油储备承储企业有序开工、增加库存,保证应急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