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山上的红色赓续

5月 31, 2024

闫士亮、孙爱文

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城东,有一座曾饱经日本兵战火的“鬼子山”,如今军号嘹亮,彩旗飘扬。一条宽敞整洁的山路蜿蜒伸向顶峰,这里坐落着闻名全国的南京大金山国防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勇带领一群守山人扬起一锹一镐,经过34年的接续奋斗,硬是把当地百姓俗称的“鬼子山”打造成人气爆棚的AAA级景区和“五位一体”的全功能国防教育基地,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学雷锋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殊荣。创始人张勇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苏省“首届百名退役军人创业之星”“江苏省最美退役军人”“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等称号。苍翠火红的大金山,娓娓讲述着他艰辛创业的传奇的人生。

他出生在一个苦难家庭,当年他的四位叔叔倒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儿时的他常常依偎在父亲的身边听抗日的故事。1979年他如愿以偿地穿上军装,临行前父亲为他送行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家仇国恨不能忘,到部队好好干,要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那年,他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他所在的部队地处西部边陲,是一支战功显赫的红军团。当兵四年,这支英雄的部队也让他体会到父亲“听党话,跟党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看到,训练场上站在排头的是党员、生活中热心助人的是党员、执行作战任务冲锋在前的还是党员。1981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团里组织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电影中潘冬子加入红军闹革命的事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萌生了加入党组织的念头。彻夜未眠的他,第二天起床号刚响,便敲开指导员的房门:“我要入党!”,目光坚定,话语铿锵。指导员边询问他入党的初衷,边将桌上一本崭新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递交给他,鼓励他按照《党章》要求做,跟着身边的党员学。从此,张勇走到哪里就把《党章》带到哪里、学到哪里,坚定的信仰在他心里扎根。

回忆起军营初心总是让他难以忘怀!一件是淡泊名利,救人不留名。那年,他和战友在办事返回的山路上,发现一辆卡车翻下了悬崖,他不顾一切沿着崖壁冲下去救人,救人中张勇身上多处划破出血,左臂扭伤,肌肉拉伤,但他硬是忍痛沿着山崖背着司机爬上了公路,并拦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说,再晚到一会,伤者就可能会致残。看见伤者安全后,他便悄悄离开了。一年后,伤员家属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位“无名英雄”,跋山涉水给部队送来了一面“恩人解放军,救人不留名”的锦旗。另一件是舍生忘死,抗洪救灾当先锋。那年驻地山洪暴发,需要开闸泄洪。北方的五月,乍暖还寒。多位战友因水深寒冷和体力不支没能打开闸门。万分紧急之际,他主动请缨,一头钻进水里,潜到十多米水下,冒着随时可能被水流卷走的危险,拉开了闸门铁栓。第三件事,军事过硬苦练成精兵。1983年,他参加师组织的全能比武,过关斩将,总成绩全师第一名,被评为“金牌战士”。

1983年12月,他光荣退伍后,被安置在溧水金蛙农用车厂当一名普通的钳工。跟着师傅干、跟着流程学、跟着客户需求走。那些年,刚脱下军装的他为了金蛙农用车提档升级,不知受了多少苦和累。在开发区的一个建设工地上,他裹着军大衣,带领工人们抢建厂房。仅用了28天,就将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成投产。

就这样,退伍后的张勇从普通工人干起,一直做到了主抓生产的副厂长。1993年企业面临改制,困难职工多、遗留问题复杂、改制推进难度大。他主动找到县委领导,请求把最难办的事交给他。在企业改革那段日子里,家中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整天扑在企业改制上。当时,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服从县里安排,去政府机关任职,二是继续留在改制后的企业领导层任职。为了化解企业改制矛盾,他带着爱人率先在终止劳动合同上签字。爱人埋怨他是天生的犟种,他决定的事三头牛都拉不回。最后,企业所有干部纷纷效仿,推进了企业改制的顺利完成,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一日当兵,终身是兵。”从军的经历让他认识到,只有建设强大的国防,才能国泰民安。而建设强大的国防,首先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他告诉我们,大金山一度被叫作“鬼子山”,当年日寇入侵南京,在这里修建了大量战壕碉堡,粟裕、谭震林领导的新四军长期与日军在此周旋作战,家仇国恨,始终铭记于心。于是,他决心利用“鬼子山”上遗存下来的战壕碉堡,打造一个具有警示作用的国防园。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大金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站在“鬼子山”的最顶峰,他不停地构思着未来国防园的宏伟蓝图。当天夜晚就设计出了第一套工程方案,并绘制了布局草图。随后,他又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最终决定给这一工程命名为“大金山庄国防园”。从那一天起,“鬼子山”更名为“大金山”。

他深知,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必须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对此,他第一时间起草了“筹建大金山国防园”的报告,郑重地递交到了县人武部领导手中。并无数次向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表明不忘国耻,复兴图强,对国防事业的痴心和决心,让时任武装部领导十分感动。当即表示,兴建国防园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应当鼎力支持,并由县人武部向南京军分区正式行文,很快得到了军分区首长的批准。他又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递交了筹建大金山国防园书面报告,也很快拿到了批复。上级领导的褒赏和肯定以及家乡人民的支持,对他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更增添了他创建国防园的信心和动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国防园建不成,我誓不回头!”主体工程开工仪式上,他当众立下铮铮誓言。一时间,工地上高音喇叭播放着雄壮高亢的革命歌曲,并挂上了“不是好汉不上山,工程不完不下山”等一幅幅醒目的横幅标语,他带着大家伙不分白天黑夜,顽强拼搏,干活的号子声、运输车的鸣笛声、搅拌机的轰隆声响彻在大金山上……

追梦之初,困难重重。其实,着手建设国防园时,他的心里也没底,还遭到了不少人的风凉话。有的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个“傻子”,在这种荒山野岭的“鬼子山”上搞这么大工程的国防园,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既不是为名,又不是为利,而是趁自己还年轻力壮,为国防教育尽一份力,为溧水人民和家乡父老办点实事。”面对大家的不理解,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凭着一腔热情说干就干,带着爱人和一帮退伍战友,拿出所有的积蓄,来到荆棘丛生、无水无电无路的“鬼子山”,披星戴月,挑灯夜战。

他说,建设国防园,首先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经费问题。为了节省资金,他自己开着挖掘机上山,带着大家起早贪黑,开荒栽树,平地修路。摔倒、站起来、又摔倒、又站起来,累了就在工棚里躺下眯一会眼,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如果赶上阴雨天,张勇在部队因救人而受伤的左臂酸痛难忍,有时连碗都端不住,但坚强的他从未被困难所吓倒。原本需要一年时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工期,他硬是只用123天,建起了占地面积500多亩的简易国防园,精心打造了3个展馆。为此,他不仅卖了房,用光了所有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100多万元的债。

这一天,大金山好似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地涌上了大金山,人潮攒动,鞭炮齐鸣,彩球满天。此时此刻,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铮铮铁汉掩面而泣。30岁刚出头的他,看上去好似一个“小老头”,满脸的沧桑。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村长武万年,激动万千地当着众乡亲的面,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当时,有许多人问他,为什么会想到把“鬼子山”改变为大金山。他说,“鬼子山”是日寇侵占时留下的产物。今天我们把这座山改造成国防教育场所,就是要让后人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就是想通过兴办国防园,在家乡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把这座山变成一座永远挖不尽的金山银山。

为了丰富展馆内容,他跑遍市县区党史办搜集史料和实物,还到兰州老部队和原南京军区装备部门争取支持,运来退役的坦克、飞机、大炮等装备。就这样,全国首家民营县级国防园建成了。为了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国防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07年,张勇决定对园区进行扩建,把国防园建成集国防教育、军事拓展、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扩建工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被列为2008年全县十大形象工程之一。没有目标的航船只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颠簸。为了实现目标,他再次举债千万元。打造国家级国防园,立志做中国国防教育的排头兵,他从未怀疑过当初的选择。

数十年间,大金山国防园从初期的三个山头、580亩地,扩建到现在的七个山头、1200亩地。对此,他从不自满,他经常说:“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永远在奋斗的路上,永远在创新的路上,永远在感恩的路上。只要还有明天,今天永远是起跑线!”。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他不但敬业、工作标准高,而且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求知欲。他说,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决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想在前、干在前。每天早上起床从刷牙洗脸起,收看新闻成了他早晨必修课。睡前打开手机,学习新知识,通过网络采购平台购置物美价廉的生产设备更是他与时俱进的体现。

凭着努力学习和拼搏,他练就了“十八般武艺”,设计图纸、加工零件、设备操作,样样精通。走进他的办公室,地上、桌上、书柜上都堆满了他反复修改、仔细打磨的各种工程图表。他将国防园的每寸土地都看成自己的战场,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带领大家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全年无休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柯察金的这句话,始终激励着他播撒“红色种子”的使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从湘江之战到遵义会议、从四渡赤水到飞夺泸定桥等,大金山国防园2.5公里的“微缩版”长征路上,迎来一队红军新传人,来自税务系统的100多名党员干部正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一条微缩版长征路,犹如一条红色隧道,让信仰穿越时空,唤醒心中的力量,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红色种子。税务干部小张十分感慨地说。站在坦克上讲解军事装备知识,在雷锋像面前讲述雷锋的故事,国防教育馆前行军礼,他亲自当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们讲述历史。站在摇摇晃晃的吊桥上,枪炮声、爆炸声、流水声,在微缩版的长征路上,他边讲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边让孩子们通过声光电技术,真正体验战争的感觉,了解革命前辈的付出。据统计,大金山国防园自1990年创建以来,已接待了中小学生、老干部、现役军人和各界人士八千万人次。

晨曦穿透薄雾,映照群山。走进国防园,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党史国史教育馆、国防教育馆、雷锋文化馆、普法教育馆、抗战纪念墙、兵器展示区、军事文化体验园、实弹射击场、长征之路等等,一个个红色的印记扑面而来。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点追求,把建国防园这件事干成、干好。在长征广场一组红军浮雕前,他动情地说,永远记得入党的那天,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的时候,就铭记一生必须坚定永远姓党、铁心向党信仰信念。

在信仰的感召下,他带领大家不但建起了红色场馆,还硬是在岩石间,栽下了30多万株树苗,修了36公里的山路。每一条路,每一片林,都洒下了他的心血和汗水。在大金山上33年,他无比自豪地说,南边的苏锡常,北边的宁镇扬,还有浙江、安徽的学生,都是国防园的常客。大巴车一来就是六七十辆,蔚为壮观。

他守护的不仅是一个国防园,更是一座精神高地。如今的大金山,虽然不产金子,但商业价值让一些投资商“垂涎三尺”。一位港商愿出资上亿元买下大金山,这对于欠债千万余元的他来说是天文数字,可他微笑着拒绝了。有一位国内著名投资人,考察大金山后也表达了类似意向,开出的支票让他自己填金额,他再次婉拒。一些开发商从20年前一直追到现在,只要他愿意,让出国防园或让出一块地,他立马能获利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了。他常说,如果答应了,大金山就变了味,多了一份铜臭,永远不会再有这一抹国防绿了。从而立到花甲,他从未怀疑过当初的选择。这辈子就想着把这事干好!他说,自己本是一名党员,一个普通人,做国防园才找到人生价值。

在建设国防园的同时,他还带领团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1998年7月,溧水区遭遇强降雨侵袭,突发洪水,当时和凤乡的圩体突发险情,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危在旦夕。他主动请缨,迅速带领公司500多名员工,组建抢险突击队,奋勇抗洪,保住了圩体安全,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在雷锋文化馆,他最欣赏雷锋同志日记里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在大金山国防园,他再次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百年之后,国防园交给国家!”,在2016年的一次员工大会上,他目光坚定。台下顿时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鸣。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党和政府、部队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建成了国防园,理所当然属于国家和人民,这就是一个老兵的情怀与坚守!

随着大金山的名誉越来越响,很多外省、市学习国防基地建设的团队纷至沓来,他都是毫无保留地将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他们,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建设国防园,传承红色基因。人民养育我,党培养了我,部队锻炼了我,只要还有一口气,永远在冲锋的路上。他在未来规划中说道:国防园还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板块,一如既往地去建设阵地、拓展阵地、巩固阵地,为培养和强化全民的爱国精神、国防意识做毕生的贡献。

大金山上春风扑面,绿色更绿、红色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