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粮”心

5月 20, 2024

孙爱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清晨,滁河湾的王家奶奶要去粮站卖粮,粮食不多,两口袋50来斤稻谷。粮站不远,也就3公里路程,但她却从日出走到了日落。

那年王奶奶60多岁,深褐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干枯的树皮。干瘦佝偻的身躯,似乎无力承受太多的沉重,原本挑在肩上的扁担,她只能依靠脊梁支撑。蹒跚踉跄地走几步,就要歇上好一阵。然后,坐在路边不停地喘息呻吟,再凝聚下一次启动的能量。乡村的路上来往的乡亲见状,顺路要捎她一程,她却连连摇摇手死活不肯,仿佛两袋稻谷就是她的命。

傍晚时分,王奶奶终于把两袋稻谷挪到了滁河岸边的粮站,验粮员打开粮袋,惊诧地发现里面竟然混杂着不同品种的稻谷,有早稻,中稻,晚稻,籼稻,糯稻……。验粮员告诉她,这样的稻谷不能收!王奶奶立即傻了眼,坐在粮仓门前直流泪,不停地念叨着:“好好的粮食为什么就不收呢?”。这时,一位白白胖胖干部模样的人过来询问。验粮员悄悄告诉王奶奶,来人是粮站站长,只要他点头就能收购!王奶奶像遇见了救星,拉着胖站长的衣服不肯松手,诉说起一段让人心酸的遭遇。

她说,去年家里发生了一幕惨剧,儿子儿媳让一场飞来横祸夺去了生命,留下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孙女。老伴承受不了打击,3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她说,她也想去死。但不能死,不敢死,她死了孙女就再也没有了亲人。可是,自己孱弱多病的身体,不知还能活多久,根本无法照料这年幼的生命。于是,狠心将孙女送人抱养,尽管这个决定又一次让她撕心裂肺。

抱养孙女的那家人远在百里之外,送走孙女的那天,她拒绝了那家人送来的1万块钱,仅提出一个要求——每年的中秋让她去看一眼。那家人说,孩子懂事后只能以远房亲戚的身份。孙女抱走的时候她没有哭,买了10颗糖果,2分一颗的廉价硬糖,拨开一颗让孙女吮吸,也许这是孙女记忆中的味道。

从此,一年一度的探望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牵挂。但是,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她却凑不齐10元钱往返路费。所以,秋收季节她去别人家收割完的责任田里,去捡拾撒下的稻谷。一穗穗,一粒粒,弯腰驼背的她在晨露暮色中,守望人间永远的亲情……

听完王奶奶的哭诉,胖站长的双眼噙满了泪水。拉住王奶奶满是裂痕的手说:“今后谁不收您的粮食就来找我!”那时,王奶奶说遇到了好人,要给胖站长磕头。

以后的岁月里,王奶奶都会中秋去探望孙女,往孙女的兜里塞上10颗糖果,也会去粮站卖一次粮食,胖站长总是亲自到场收购。后来,王奶奶再也没有见过胖站长。有人告诉她,胖站长犯了错误坐了牢。王奶奶有点想不通,“好人”为什么会坐牢呢?再后来,粮站换了几任站长,但王奶奶卖粮都是一路绿灯。其实,粮站的人都清楚,王奶奶的粮食根本没有入库,都是历任站长和职工们掏的腰包。就这样,王奶奶卖了16年稻谷,与粮站的人讲了16年她孙女成长的故事,粮站的人也守了16年的秘密。

有一年,王奶奶没有去粮站卖粮。听说,她年满18岁的孙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的名牌大学,养父母也向她说出了真相。当孙女得知每年中秋,给她兜里塞进10颗糖就走的远房亲戚,就是自己亲奶奶的时候,痛哭了3天。背着满书包最贵最好的糖果去认亲,踏着奶奶往返的足迹。

终于,王奶奶心安了,再也没有了牵挂。在中秋的前一夜,微笑着安详地走了。其实,她早已油尽灯枯。王奶奶安葬的那天,粮站的人都赶去送别。还有人远远地看见了胖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