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文化

最后的粮站

孙爱文 弄不懂,新局长到任第一天,要去一个偏远的粮站调研。我告诉他,那个粮站已倒闭多年。他说,曾在那里留下过苦 […]

餐桌上的教育

我们生在70后乡村,父母亲和村邻一样,虔诚地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收个仓满坛满后,积蓄不到多少钱。节俭惯了,对吃不挑剔,餐桌上都是自己栽种的几个时令蔬菜。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挑吃穿当之无愧地成了我家家教条例的首条。

南京大碗皮肚面

南京人喜欢吃面条,因而各地的面馆都能在这里生存并连锁,从早期的兰州拉面,到后来的重庆小面,从老北京炸酱面,到武汉热干面,从东台鱼汤面,到镇江锅盖面,给南京人的舌尖带来了一次次震撼,也给南京人的肠胃带来了一次次滋润,不过南京人私底下还是最爱本地特色——大碗皮肚面。

石磨记忆

石磨,静静地倚立在故乡老宅堂屋的角落里,一言不发。像一位久经风霜的老者,用沉默诉说着昔日的往事。承载着我的家庭发展与艰辛岁月。

又见金秋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稻谷飘香。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海洋,田野里到处披上金黄的盛装,稻谷沉甸甸地弯下了腰,迎接一年一度丰收季节的到来。风吹稻浪,香气扑鼻,这香气,是大地对辛勤劳作的人们最真诚的回报。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漫步在阡陌的田埂小径,感受着金秋的色彩斑斓,尽情呼吸丰收的浓郁气息。

“谢老抠”赌命

读完这篇文章,你还有理由浪费粮食吗?——题记

在麦地

在麦地

苏米芬芳

民以食为天,无论生活节奏多快,好吃菜肴多可口,一碗米饭终究是饮食中的中流砥柱,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无论是白领还是打工者,老人还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对把米饭的需求都是同样的,一碗好吃的米饭,不只是能安抚饥肠,更是让人增加打拼的资本和勇气,在果腹时,能吃出幸福的味道,那是对生活获得感、幸福感的原动力